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

請教材編輯小組討論 科技輔具融入特教課程實施方案

科技輔具融入特教課程實施建議(草案)

中原大學,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台灣身心障礙者就業權益促進協會

2010-12-3


動機

與特教高職教育體制合作,結合服務身心障礙就業輔導的非營利組織資深社會工作人力,使科技輔具能夠融入特教高職一般課程,並且透過非營利組織社區化職前課程設計與就業輔導實務經驗,更有效銜接學校特教教育,創造高中職特教生更多生活自理與進入職場機會。


科技輔具定義

不同於以往科技產品設計,我們針對身心障礙者(特別是精神障礙者)設計一系列科技輔具,不只是功能的創新及實用性,更強調站在身心障礙者的立場設計,因此這些輔具能讓身心障礙者實際應用在日常生活上,並且能協助達到生活自理能力與提高自身的職場競爭力。

  • 身心障礙者生活自理科技(如室內導航手持裝置,如廁訓練科技,行動安全服務,捷運導航服務)

  • 進入或重返職場科技(如工作提醒手持裝置)。

(1) 室內導航手持裝置

身心障礙者想過比較獨立的生活或是保有工作比一般人更加困難,想在工作職場上快速且準確到達目的地是不容易的,因此我們設計一套科技輔具透過創新的RFID虛擬實境導航裝置,在適當位置設置RFID,需要判斷方向使用者經由手持裝置由RFID來驅動不同的導航圖片,來幫助不同的身心障礙者指引適當的路徑,判斷並指引出他們要到達目的地前的各種方向,希望藉此工具來增加他們的工作的機會和比較獨立的生活,建構出一個人性化的智慧型關懷生活空間。

(2)如廁訓練科技

發展遲緩兒在學習、溝通、生活都比較需要訓練,但是與其給予同情,不如給予適時的協助與耐心對待。因此我們針對特教班兒童們的如廁訓練設計一套科技輔具,當然此系統也可應用在尚未學習自行如廁的高職學生,此系統可以即時且有效的偵測學童是否尿濕或正確如廁,可以大大減輕老師訓練學生如廁的負擔,也能大大提升老師訓練學童的意願,朝著幫助身心障礙幼兒自主如廁的目標邁進,幫助學生有生活自理的能力。

(2) 行動安全服務

以身心障礙者為對象,研發一套行動服務追蹤系統,系統建構在一個Web2.0 的網頁平台,並利用PDA 手機結合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與室內無線定位技術,將身心障礙者的位置資訊傳送到伺服器,以提供行動追蹤服務與區域感知服務。就業服務員只要透過網頁瀏覽的方式便可以得知使用者位置,無論使用者處於室內或室外皆可以有效的定位。此系統主要目的在於幫助精神障礙者與就業輔導體系在彼此的社會連結,提升體系的運作成效,並使就業服務員能夠更有效率的服務個案,一方面可以減少就業服務員的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透過此系統來協助弱勢族群在行動安全上的需求。

(4)捷運導航服務

針對精神障礙就業輔導體系所需要的資訊和身心障礙者行動應用上的需求,以介面簡明、學習容易及高實用性為原則,運用室內無線定位技術結合區域感知應用,開發出一套適合身心障礙患者於通勤時使用的輔具,透過此輔具可幫助身心障礙患者有效的利用捷運系統作為日常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並且幫助就業輔導體系裡辛苦的就業輔導員與身心障礙者的家屬掌握該身心障礙者的行蹤。

(5)工作提醒手持裝置

學員在職場上所最常遭遇的困難,不外乎是遺忘、漏失工作項目,此系統克服傳統紙本提示的不足,可主動告知學員現階段應工作的項目,並且即時的將環境與工作內容做連結;而結合成熟的無線傳輸技術,能夠實現無距離的交流訊息,快速的將工作狀況做一個簡單的回報,減輕就業服務人員在監護身心障礙學員工作時的負擔;此外應用室內定位技術也讓提醒功能有了情境感知(context-aware) 的能力,手持裝置可以感受到使用者所處的環境與工作狀態,自動因應使用者可能的需求。


課程內容與教材設計
一般來說,『支持性」 就業服務開案後,就服員需要至少提供個案連續10天以上的密集輔導期,當就服員認為該學員可以不需要就服員密集式的支持,可以較獨立工作後,便轉為追蹤輔導期(如不定期訪視或打電話關懷與掌握工作狀況的型態),最後追蹤輔導期歷經至少三個月以上,則可達成功就業標準,就服員經個案與相關人等的同意後方可結案。本計畫特別結合服務身心障礙就業輔導的非營利組織資深社會工作人力,提供以下課程,以促進特教高中職生職前訓練內容,運用科技輔具提升生活自理與工作能力。
1.
基本素養:社區化就業,職前課程,倫理議題

身心障礙者就業進入庇護工場所需之規劃及輔導以職前課程,團體搭配課程較為有效,然而這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建議先以團體為主進行,再搭配部分的簡單課程,如面試演練、表達等,以及實作部分。

1)服務/訓練內容

A.工作技巧訓練

身心障礙的特殊性,疾病起伏不定、抗壓力低、人際退縮等,直接進入就業職場經常很快因適應不良而挫折退縮。故『心靈舖子』庇護工場模擬情境運作模式,就輔員與庇護性就業者共同擬定個別服務計畫書,培養身心障礙庇護性就業者的工作態度養成、強化操作技能及學習人際互動之適當性。參考庇護工廠訓練模式,實習課程分為三階段訓練:

a. 初階由基礎的備菜整理、器具清洗、物料秤重等,設計一系列課程,訓練身心障礙者就業技能。

b. 中階基本技能具備後,進入到餐點製作、外場招呼、外送及職場清潔等技能訓練。

c. 高階訓練課程以耗材點班、收銀等為主,讓庇護就業者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B.工作態度養成

以現場情境評量為主,評估指標以準時上班(出席率、遲到早退)、服裝儀容、服從性、主動性、同儕支持度(合作性行為、人際關係)等為主。

C.工作人格特質養成

評估指標以工作動機、責任感、價值觀、適應能力(能否與庇護性就業者、老師相處)、挫折容忍度(壓力調適)等為主。

(2) 支持性就業服務轉銜-

透過庇護性職場的訓練後,在病情穩定、工作規律與工作能力穩定,且於庇護性職場排班達6-8/週以上的情況下,轉介至支持性就業輔導系統中,尋求工作媒合,並在結案起3個月內與支持性就業輔導員密集配合,提供個案在工作適應上較需就輔員持續輔導之處,協助個案穩定就業。

2. 生活自理,進入職場

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自己喝水、吃飯、飯後收拾、洗手擦手、刷牙、洗臉、如廁、穿脫衣物、折疊衣物、物歸原處、整理書包...等。這些看似簡單的能力,對於特教學生來說是困難且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及精神去學習,特教老師要教會所有學生相當辛苦,尤其以如廁訓練更是生活自理較為困難項目且重要的能力指標,因此為了減輕老師的負擔及學生願意學習的意願,本研究團隊的如廁訓練輔具提供老師教學使用,如此一來可以大大增加老師教學動力及減輕老師負擔,也能增加學生學習意願。

根據2010年勞委會統計,七月畢業潮會有十三.三萬畢業生進入職場,但同期勞動市場卻只會釋出六萬個職缺,將有七.三萬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對於身心障礙者而言,能夠生活自理並不容易,畢業後進入職場工作是更是比一般學生更為困難。

由於學生進入職場的安全需要特別注意,教導老師及學生使用戶外走失偵測以及室內外導航科技輔具,是我們這次研究計畫的重點之一,此系統可有效偵測學生走失情形以及導引學生走正確且適當的路徑;另一方面,特教學生工作往往需要雇主花較多時間教導,照護者也需費心工作成果,因此我們研究團隊提供環境感知的工作提醒系統,隨時提醒學生工作內容,讓工作更輕易上手,發展成熟的科技輔具能幫助學生進入職場工作,也能確保學生安全並讓雇主及家長安心。為幫助身心障礙者進入職場,希望藉由科技輔具的幫助,增加身心障礙者自信心,並且對科技產品有一定程度上的認識,使雇主對身心障礙有全新的認識並且樂意雇用身心障礙者。

3. 社交生活

現代人已逐漸習慣使用E-mail聯絡事情,使用論壇與部落格架構網路上的人際關係與社群與分享自己的心情與心得,公司重大訊息也常通過E-mail以及網路發佈。藉由提升智能障礙者使用新興社群網路服務可以又效地降低此族群的數位落差拓展生活圈建立正常社交關係,如此更可以間接地提升生活品質,增進職場能力。因此我們將安排一系列的工作坊,藉由科技軟體增加身心障礙者的社交能力,同時也鼓勵照護者與特教工作夥伴參與,以形成族群分享經驗以及必要時的急難救助。這些工作坊將涵蓋以下主題:


實施步驟

為了協助老師訓練特教學生,因此在計畫一開始先安排一系列的教師工作坊,先讓特教老師了解到資訊科技在現今社會的便利性及不可或缺性,並能讓老師對資訊科技有一層新的見解,將這些工作坊內容融入學生未來的課程中,而不是在教一些已淘汰的科技資訊,讓偏遠地區的特教學生也能學習到最新、最先進的科技資訊與世界接軌;另一方面,透過校內實做課程融入我們科技輔具-工作提醒系統,配合不同的情境,提供特教學生使用PDA輔具,減輕老師訓練及時間上的浪費,更可利用學校實作課程記錄學生實作及使用科技輔具,此記錄對未來轉介學生至校外社區建教職場有相當大的幫助。

1. 教師工作坊
計畫最初期,我們會舉辦幾場工作坊,包含教導老師使用網路軟體,以及我們團隊先前所設計的科技輔具,讓老師了解,並實際操作,在工作坊結束後會寄送問卷給老師,了解老師對課程的評價或是感想,並將這些問卷做為日後課程的參考資料。
2.
將科技輔具融入現有課程
當老師已經對資訊軟體有初步的了解後,會將工作坊所教內容融入在現有的電腦課程,並且根據不同年級及程度給予不同的課程,如此一來可以幫助這些較偏遠地區的特教學生獲得更新更先進的資訊,與其他學生起步一樣,並且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3.
校內實做課程
特教高中職校內實做課程像是烹飪課,點心課,洗車課,主要是為充實學生實際操作經驗,增加未來職場競爭力。特教學校的高中職學生不少希望畢業後直接前往職場工作,學習一技之長對這些高中職生是非常重要且迫切的,但每個班級人數眾多,導師可以說是分身乏術,因此在校內實作課程我們會以研究生長期現場駐點方式,協助老師運用科技輔具,幫忙訓練學生並給予適當提醒,我們的工作提醒系統也可以幫忙分擔老師的工作量,透過PDA感知環境給予學生適當且準確的提醒,如此一來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並使用科技輔具,對於學生未來進入就業職場產生自信。
4.
轉介校外社區建教職場
高雄特教學校目前與校外社區建教職場(加油站洗車中心)有合作,由於加油站洗車有一套標準的作業流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SOP),因此職前訓練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加深學生印象及熟練度在校內我們會先行訓練,由於此流程是較為制式化的,因此我們可以透過工作提醒系統,直接給予學生指令,如此一來可以減少訓練時間,對於競爭性職場的雇主來說,也能提升雇用身心障礙者的意願,並且對身心障礙者有另一層新的認識。


中原大學配合模式

  • 與資深就輔人員合力撰寫教材,免費提供給特教高職教師使用。

  • 協助特教高職老師建立科技輔具融入式課程(擔任現場教學助理),每次進駐以不超過3位研究生為原則

  • 特教高中職生校內工作實習,現場協助使用科技輔具,每次以不超過3位研究生為原則

  • 視實際需求,前往特教高中職生校外,現場協助輔具使用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工作坊籌辦年前起步

中原大學,政大社工所,台灣身權會就服團隊聯合推展國科會「高瞻銜接」計畫, 在這個計畫下我們陸續舉辦特教學校科技輔具應用實務研習會,第一場1/8已在高雄縣特教學校舉辦,另外課程的部分也在同步建構中,目前已初步獲得該特教校長與多位老師的支持,共同開發系統性的,以支持性就業為導向的特教高職教導課程。我們也希望接觸教保機構,以長期投入身障就服的實務經驗, 進行充權服務,希望能朝向將就業轉介提升到職業轉銜的方向而努力。

本年度將陸續舉辦更多特教學校就業輔導與科技輔具應用實務研習會,以及數場與特教老師的小型工作坊,目前正在邀集非營利組織資深成員擴大參與,一起為身障者社區化就業而努力。

請有興趣參與後續活動的老師時常上來高瞻網站,踴躍提供意見,網站是可以留言的,除了上網之外,這網站的文章也可以訂閱(合乎國際標準RSS協定,所有瀏覽器都支援),後續可以改進的地方也請隨時提出。

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2011-01-08高雄特教研習會照片

相片一(提供者:彥儒)
相片二(提供者:廷宇)

高雄研習會現場報導

高雄研習會圓滿結束


















        2010年1/8號高雄特教學校研討會在9:10準時開始,首先由彥儒從一個"研究生"的角度,闡述與精障學員的相處及認識,同時分享研究案陸續進行的心情,其中帶入科技輔具研發到迄今的各項內容,非常生動且讓人覺得希望感,此安排有助於吸引來賓於隨後的tea time中,到各攤位去了解研究進度和成果,接著王增勇老師引言,透過一針見血的方式,點出政府對於精神障礙者的不妥善的照顧,隨後便一一介紹杰榆、淑芳、麗凰老師出場,杰榆老師透過生動的話語,一語道出身心障礙者、父母以及老師的無奈,強調只有不合適的場域,沒有不能用的身障者,字語之間流露出對於身障者的熱情與關懷,接著是淑芳老師以及麗凰老師,透過多年來在社區化和庇護性就業服務的經驗,以及跟敝科技團隊的合作幾年來獲得的新知識,分享給在座的特教老師以及家長們,這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研討會,把我們的經驗順利的傳達給在座的特教老師與家長們,整場研討會辦得很成功。